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83901.html
崇巍同志先进事迹
医院是人类与疾病搏斗的生死战场,那么急诊医疗救治就是这生死场上的前沿阵地。在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始终战斗着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是前沿中的先锋,先锋中的典范。中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崇巍同志——就是这先锋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他坚守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扶伤痛于忧患之时,救生命于危难之际,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到危险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崇巍同志始终坚守“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在灾难来临的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年初,湖北武汉暴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天职!在瘟疫猖狂肆虐的险境,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时刻,崇巍同志率队出征,带领辽宁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武汉,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展开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作为辽宁省国家救援队队长和武医院党委委员,崇巍同志身先士卒,从救援队出发前的物资准备、装车运输医院的基本建设、组织管理和医疗救治,每个环节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崇巍同志以严谨的专业化精神和高效的组织领导力,快速协调组织起应急机制,带领全队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
抗疫就是火线战场,医院,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崇巍同志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以超常坚毅的意志,置个人生死安危于度外,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疫的最前线。哪里艰难危险,哪里就有崇巍的身影。他所负责的洪山体育馆地下负二层通风设施不足,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崇巍同志通宵达旦地工作,与死神赛跑,为生命护航。他每天穿戴3级防护装备,到病区查房,逐床查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一次查房中,崇巍敏锐发现一位女患者状况异常,经检查其病情恶化,生命垂危。崇巍立刻组织抢救,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为下一步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四个小时不停歇的工作,崇巍同志以科学专业的知识、温情激励的话语,缓解患者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病痛,确保高强度、高效率地完成近名患者的查房工作。患者看不清他的面容,只发现了他护目镜上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流淌下来……
不忘初心、让党旗高高飘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崇巍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从不计较工作的繁重和危险,从春节前急诊科的发热甄别、危重症抢救,到武汉疫区的新冠救治,他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既与病毒搏斗、与死神赛跑,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团队。
危险的时刻,他总是冲在前面,参加过3年非典、盘锦氨气泄漏事故、清源洪涝气象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的崇巍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比其他队员们年长,经验更多”。忙碌的时刻,他安排大家吃饭,自己却只能抽空啃两口方便面。些许的空余时间,他嘱咐着队员们做好个人防护和居所消杀;在武汉的每个夜晚,崇巍说他都会默念“回去的时候,我们一个都不能少……”在崇巍同志的感召下,在武汉救援前线,6名队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让党旗飘扬在武汉疫区的上方。
崇巍同志也时刻牵挂着家中的亲人:父母年迈癌症术后,儿子今年高考在即,爱人事业家务繁重。但是,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崇巍教授和他的团队与中国所有的医护人员一起,选择了挺身而出,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金虎同志先进事迹
金虎,男,汉族,年1月出生,河南南阳市人,9年6月入党,年12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生前任南阳市宛城区汉冶街道党政办主任。年2月4日凌晨2点左右,因抗击疫情劳累过度猝死在办公室,年仅45岁。
汉冶街道地处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北分区,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5.6万人,有12个社区居委会,个居民楼院,人员流动量大,情况复杂,疫情防控点多面广,防控任务艰巨繁重。金虎同志作为汉冶街道党政办主任,具体负责本街道区域疫情防控的综合协调、服务保障,以及值班安排和检查、防疫物资的配备发放等工作,从阴历大年三十起连续11天都奋战在防控工作第一线。
2月1日,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通知,要对辖区重点居民集聚区有关路口进行封堵,金虎同志随同街道党工委领导徒步20多公里,对辖区30多个封堵口逐一进行了现场查验,一直忙到深夜。2月2日,由于前期时间仓促,辖区部分防控卡点设置标准不高、配备不到位。金虎同志又带领人员对辖区所有卡点进行全面提升规范,将桌椅板凳换成防撞栏,增设照明设施,把简易伞篷改为应急帐篷或活动板房值班屋,以做好长期作战准备。同时,金虎同志还带领人员制作标语、横幅,印制3万多份的宣传彩页,发放到每个社区和卡点。到了晚上,由于附近饭店全部关门,他只好在自己的办公室煮点汤圆,一边吃一边向领导汇报工作。
2月3日一大早,按照街道党工委的安排,金虎同志带队对辖区13个居民小区的卡点和个楼院的疫情防控值班点的人员到岗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把各个卡点、值班室所需的体温仪、消毒液、酒精等物品分送到位,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量大,他一直忙到中午都没停下来歇一下。午饭后,他又接到了新的工作任务,负责组织5点半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他发完会议通知后,就坐下来认真拟写街道党工委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经领导审定后及时发送。忙完这些,已是晚上7点多了,金虎同志又按照安排,带队对北关社区30个楼院进行实地巡查,晚上11点多回到办事处,又参与到办事处旁边巷道卡点值守,由于第二天还有工作任务,时间也将近凌晨,金虎同志就住在了办公室。2月4日凌晨2点左右,金虎同志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办公室。
金虎同志忠诚担当、爱岗敬业,时时处处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汉冶街道工作的24年,参与了内河治理、城市建设等重大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深得同志们的信赖和好评,先后被区委、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市文明委评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个人。
郭冬生同志先进事迹
家中衣柜里,一件只穿过3天的新大衣,静静地挂在那里,流露出对他的依依不舍;
房屋一角落,一辆陈旧的摩托车停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办公桌上,两本鲜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夹,诉说着浓浓的干群情;
…………
1月28日,江西省于都县马安乡溪背村村委会主任、党员郭冬生,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村民和热爱的事业,时年60岁。
他带头冲在防控一线
郭冬生长期受冠心病、高血压等困扰,但面对严峻疫情,他没有退缩,毅然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冲在了疫情防控一线——走村入组排查返乡人员,宣传防疫知识、劝说返乡人员居家隔离、为群众配送生活物资等,每天都忙个不停。为阻断疫情传播,村里设立了4个守卡点,郭冬生带领志愿者在长潭线至坳背村小组路口值守,每天一站就是12个小时,完全忘了自己也是一位病人,直到近乎昏阙时,才想起吃几颗随身的药丸,然后继续工作。同事劝他多休息,医院看看,他总是说:“我的身体我了解,当过兵的人扛得住!”在疫情防控一线,郭冬生总会冲在前面,耐心细致地对过往群众进行摸排登记、测量体温。1月28日中午,郭冬生突感不适,家人叫他请假休息半天,谁知他喝了点开水,扒了几口饭,就骑上摩托车去卡口值守,没想到,这一去就没有回来。
他是村里的好干部
郭冬生年1月出生,年入伍,在福建平潭某部队服役,年入党并担任班长,在部队获得“精神文明标兵”称号1次,嘉奖5次。年1月从部队退伍回来后,先后担任溪背村计生专干、村委会文书、村支部委员、村主任。凭着部队培养的过硬素质和自己的实干苦干,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他是一个有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于都县马安乡党委书记谭永生说,“他负责的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一直是乡里的先进。”
“他年满花甲,但工作很有激情,很有干劲!”马安乡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廖尧辉说,他是村里的“和事佬”,备受广大村民爱戴。村民有纠纷,不管大小,都会找他调解。去年小年那天,郭冬生成功调解了一起彩礼纠纷,及时制止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他一心为公。去年11月,为了尽快修好从星明村小组到新屋村小组的那段路,方便村民出行,他自掏腰包垫出了元钱。”说起郭冬生,溪背村妇联主席钟成香泣不成声。
他视贫困户如亲人
“郭冬生把贫困户当成亲人,扶贫工作细致周到。”于都县残联驻溪背村第一书记华昌祥说,郭冬生所帮扶的10户贫困户涉及多个村小组,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但他不厌其烦地逐户精准帮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听到郭冬生去世的消息后,65岁的上溪背村小组贫困户钟金长伤心不已。他不会忘记,为了让他家尽早脱贫致富,郭冬生为他绘制蓝图,引导他发展养殖业,利用稻田养鱼,并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当得知他缺乏养鱼技术时,郭冬生又请来了技术员面对面地指导。在郭冬生的帮扶下,钟金长脱了贫,如今发展稻田养鱼规模达5亩,通过发展养殖业去年增收4万元。
下溪背村小组贫困户钟红元不会忘记,去年7月,郭冬生帮他买回材料、请来工人,还垫了钱,帮他建起了新的厨房,解决了他做饭难的问题。
瓦屋前村小组贫困户凌红昌不会忘记,自己一直居住在危旧房,是郭冬生积极帮他争取资金建房,还经常带着礼物去看望他。
“他为了扶贫工作很少顾家,但没想到就这样走了!”说到这,郭冬生的老伴王春秀掩面哭泣,“年前多次说陪我去圩上买衣服,结果一拖再拖,现在再也等不到了。”
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战“疫”担当
——山东省齐鲁交通淄博分公司于正洲同志先进事迹
于正洲,男,汉族,年2月生,山东临邑人,年9月参加工作,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程师。生前任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淄博分公司收费管理部部长,淄博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通联防组成员,齐鲁交通淄博分公司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现场工作组组长。年1月30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以实际行动谱写了共产党员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一曲赞歌。
以疫情为令,甘做防控的螺丝钉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一名“老公路”,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于正洲深刻意识到,把好高速公路出入口关是防疫工作的关键。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冲到了防疫一线,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就牢牢“钉”在了高速公路上。
为保证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于正洲积极与淄博当地卫生、交警、公安等部门联系,第一时间在13个收费站全部设立了疫情监测点。不仅如此,他还坚持每天至少在13个收费站之间全部巡查一遍,反复查找疏漏点,力求所有收费站都严格落实了上级防疫要求,有效保证了“每车必查”制度的落实。遇到过往司乘人员不配合卫生部门人员的检测时,于正洲都会从容走上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直至司乘人员主动接受检测。家人劝他说这样太危险,可于正洲总是说:“我有多年收费一线工作经验,与司乘人员打交道是我的长项,共同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传播,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于正洲高度重视一线收费人员的安全防护,当发现收费站手套口罩等防疫物资比较紧缺的时候,他通过各种渠道购置口罩近个、医用手套10副发往各站,明确要求所有防疫物资必须首先保证一线员工使用,严格要求收费站每天至少进行2次全覆盖式的消毒杀菌。
以岗位为家,燃尽生命之火
年,于正洲调任淄博分公司收费管理部部长。刚上任,他就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卡两表”工作法,即在交班时由上一班次的收费员将写有未完成工作的卡片交给下一班同事;每一班次结束后,将本班次稽查表交到站上,站上根据稽查表填写考核表,年底一统计,所有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绩一目了然。以此为据,分公司近年来先后调整收费员余人次,无一人有怨言,更无一例投诉举报事件。为了确保收费业务培训效果,他每个月都要把所有收费站跑一遍,最远的收费站在公里之外,他每天早上六点就出发,抹黑赶路,从未间断,坚持半年后,分公司收费业务水平大幅提升,在集团年度考核中攀升至前三名。
年夏天,台风“利奇马”来袭,淄博市桓台县成为重灾区,全县大部分普通公路都被淹没,为保持高速公路畅通无阻,确保救灾物资及时送达,于正洲同志挺身而出,紧急赶往桓台收费站,20多天夜以继日地坚守一线,全力保障道路畅通,直到全县救灾取得最后胜利。
疫情发生以来,大部分时间里,他早上天不亮出发,等检查完一遍已是深夜。同事劝他休息一下,他笑着说没事自己撑得住;家人打电话催他回家,他却说他多转一圈可能就多发现一个问题。整整六天,他顾不上休息,实在困极了,就在办公室或者收费站职工宿舍随便眯一会儿,爬起来又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年1月30日上午,于正洲正在滨莱高速淄博西收费站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突感身体不适。见他眉头紧皱、面色不对,身边的同事赶紧问他怎么了,他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可能是口罩过敏。”同事考虑到他已是连续多天连轴转,而且症状不见减轻,医院。可是,医生终究没有把他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上午10时50分,带着对工作的深深热爱和对家人的无限眷恋,于正洲离开了人世,倒在了他心爱的收费一线。
以担当为荣,争当模范先锋
于正洲有个“倔脾气”,一旦他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干精干好。这位从吉林蛟河普通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党员干部,继承了祖辈质朴、坚韧、担当的品格。进入高速公路系统工作十余年间,他很少在家过过除夕夜,几乎都是与岗亭上的收费员们一同过年。
于正洲喜欢钻研。为了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多年来他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开展了多项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他研制了防闯岗路障器、防压边装置等,有效遏制了不法司机的闯岗逃费行为,他还自行研制了箱式一体保险柜,大大提高了票款保存的安全性。类似的研究发明还有很多,在同事眼里,于正洲就是无所不能的“大拿”。
有担当才有作为。年1月1日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于正洲主动担当,凭借多年来对全国高速公路网及收费标准的记录研究和积累,每天不断往返于齐鲁交通淄博分公司所辖的滨莱、青兰两条高速之间,夜以继日进行工作业务安排、人员调整、应急处置,确保新旧系统顺利切换。在他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努力下,淄博分公司取消省界收费站工作高效完成,成为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取消省界收费站工作的标杆单位。
在他的带领下,他曾多年担任站长的淄博新区收费站先后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收费站”、省级“巾帼文明岗”“齐鲁交通五星级收费站”“齐鲁交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年,他被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司元羽同志先进事迹
司元羽,男,汉族,年4月出生,年12月参加工作,年9月入党,大专学历,生前任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堡公安检查站一中队指导员、一级警督。曾获“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徐州市公安局人民满意警察”、“徐州市优秀公务员”等称号。年2月12日,司元羽同志在G30连霍高速苏皖省界执行防疫检查任务中突发疾病,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日15时不幸殉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生命定格在战“疫”一线。
疫情阻击,他是战“疫”场上的“急先锋”。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责任。1月25日,交警支队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一级响应,本已在家休息的司元羽,第一时间响应命令、返回工作岗位,迅速带领中队民警成立“党员突击队”,冲上防疫第一线。1月28日,三堡公安检查站在G30连霍高速苏皖省界设置防疫检查点,司元羽同志带头写下“请战书”,在其感召下,中队党员民警、辅警主动请缨、坚守岗位。连日来,中队共检查车辆3.5万辆次,测温人员10万余人次,检查重点疫区车辆80余辆。2月11日本应承担机动巡逻工作任务的他,因当班民警孩子生病请假,直接顶替8时至16时的防疫检查点执勤任务。检查点设立以来的16天时间,他只回家一次,2月12日是他第4天连续坚守岗位,当日上午同事发现其神志不清,拨打送医,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殉职。
忠诚履职,他是战“疫”线上的“逆行者”。节前,考虑司元羽的妻子、父亲相继离世,独自抚养女儿,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检查站计划安排其春节休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没有同意,并主动找到站领导,“我是队干部,还是让我来”。1月25日以来,司元羽同志带领全队人员,坚持“三班倒、轮流干”,时刻战斗在一线,个人先后检查车辆1.1万余辆,人员2.3万人次。2月10日,湖北鹤翔物流公司来徐州新沂运输医用酒精,司元羽主动询问情况,驾驶员李建武含泪说“最需要防护装备”,他立即将自己执勤用的防护服和防护镜送给李师傅,队员小张开玩笑的说“指导员,你真以为你的警服刀枪不入,可以预防病毒”。在站里,每逢有加班加点、临时任务,他常说“我女儿住校,家里就我一人,让我来”,一句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了一名普通警察不平凡的人生。
关键时刻,他是战“疫”前线的“排头兵”。自年2月调入三堡公安检查站以来,司元羽同志始终立足公安检查站职责定位,一以贯之干工作,先后参与了“春雷”、“秋风”、“百日安全”专项行动和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等重大活动,共查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8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名,查处酒驾、涉牌证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余起。面临疫情防控关键期和春运返程,三堡公安检查站日均车流量2万余辆次,他深知把好“城门”,不仅关系到徐州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关系到整个江苏疫情防控总体战。他总是主动担当夜间值守,把困难留给自己,把休息留给他人,并叮嘱民警辅警时刻做好防护、注意休息,而他却倒在了岗位上。疫情防控检查点设置以来,他在一线工作时间余小时,检查重点疫区车辆60余辆、人员余人,查送需隔离人员6人,为筑牢徐州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