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上涨30元.mp:38来自社保说笔记1
↑↑↑点击上方收听全文↑↑↑
九月份以来,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开始了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征收工作,临近国庆。时间已经快过去一个月了,很多朋友对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较大,仍然持一个观望态度,还在犹豫是否继续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习惯性地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成为新农合。毕竟这个险种最初的时候在农村,我们就是叫新农合的,后来只不过合并更名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医院,我们还可以看到新农合报销等这样的字眼,相信很多人都有感受,医院,医生都会问我们有没有入新农合?如果入了新农合,就医院的医保科进行备案登记,那么这个时候医生就知道这个病人的药费是可以进行医保报销的。
为什么很多人还在犹豫,要不要缴纳新农合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缴纳新农合就可以享受相应的报销待遇,对于个人、对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儿。但是,很多朋友却持相反的态度,认为缴纳新农合也没有什么用处,觉得自己会吃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有几点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第一、报销比例偏低,报销金额偏少。
虽然我们在相关的彩页上都会看到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大概是为50%至60%左右,而且今年财政部,医保局和税务总局联合发文明确,今后医保报销将达到70%左右。
医院所有花费并不是都可以在报销范围里的,比如说床位费或某些药品,有些是无法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均由我们个人自费承担。我们出院时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保险比例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报销金额也没有那么多。
第二、新农合缴费金额逐年上涨。
从最初新农合试点时的每年10元钱,到现在的每年最低元,当然存在某些地区缴费金额要远远高于元。我们就拿农村地区而言,平均一家7口人。那么一年的新农合缴费就达到元左右,这对于很多农村收入偏低的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基本上拿出了全年收入的1/5甚至1/4来缴纳新农合,这对谁来说不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呢?
第三、报销门槛较高。
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只要我们就让新农合,我们只要生个病,有所发挥就可以报销,一般来说,在医院里需要有一个自负,现元至元,只有超过这个费用之后的剩余部分,才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报销。
而我们在门诊打个针、输个液,也是无法报销的。这对于很多人而言,缴纳新农合即使生病了,却享受不到报销待遇,觉得自己像吃亏了。
第四、当年未报销,新农合到期自动失效。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我们当年没有住院报销,那我们在当年的12月底,我们的新农合报销待遇就自动作废。来年如果不缴费则无法实现报销,而且缴费金额也没有所下降,反而呈现增长的趋势。
很多人说是不这样,我们就要钱就白交了,其实对于个人而言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缴纳的这部分钱,其实是给需要报销的人用了。也就是说的集百家钱,治一人病。
第五、缴纳新农合有可能实际花费金额更多。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疑惑?是不是我们缴纳新农合,那我们所对应的花费要比不缴纳新农合的人花费要高呢?
虽然我们可以报销,那我们报销后自己实际负担金额是不是好比不缴纳新农合的人花费还高呢?
很多网友都说自己一个普通的发烧感冒,在门诊上可能拿药几十元就可以解决,医院或或需要花费成百上千元才可以治好。这无疑不让很多网友认为,交纳新农合是不是让我们个人的花费更高?
通过分析我认为以上五点,是很多网友不愿意缴纳新农合的原因,对此你认可吗?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是影响个人缴纳新农合的原因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