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明一部诚意满满的文明史启蒙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m.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看古装剧《清平乐》的时候,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一件物品就是官员们所带的帽子,帽子两边的帽翅真的是很长,一不小心就会打到旁边的人,看起来很不方便的样子。到底宋朝的时候为什么要设计这种帽子?给我留下了一个疑问。

01一顶帽子展现的一段历史

我的这个疑问在《看文明》这本书里得到了解答,原来这种帽子有一个名字叫直角幞(fú)头,是晚唐五代出现的。据说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发现大臣在朝会上常常交头接耳,说悄悄话,于是他就下令让大臣们戴上两尺长展脚的直角幞头,这样大臣们站立的时候只能保持距离,再也不能交头接耳了。

从这个帽子里,我们就能看到一段历史,一个当权者的心态。其实这也正是《看文明》这本书的目的,通过个细节,去洞察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平常对历史毫无兴趣的我,看这部书也是看得津津有味,无论是它的份量、装帧、印刷,还是内容、插图,可以说都是诚意满满,给孩子或者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的成人用来作启蒙书再合适不过了。

02《看文明》整体介绍

实话实说,我还没见过一本书比《看文明》要厚要重的,去拿快递的时候都把我累得够呛,它有我半个食指那么厚,但即使是这么厚,它翻阅起来也没有难度,每一页都能看清楚,而不会因为太厚导致后面的书页翻折不过来。

另外,你去看整本书,会有种看艺术品的感觉,无论是书的封面,还是内页,全彩页印刷,插图也都非常清晰精致,可见其成本之高,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这套书从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商贸、通信、艺术、城市八个模块展开,通过这些细节的变化,让我们去回望从古至今的文明演变。

03内容有趣,充满温情

历史给人的感觉是死的,是冷冰冰的,但是《看文明》的科普方式,令我感受到一种温度与温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而是一种亲身参与其中的融合感。

比如,在饮食卷当中提到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各种烹饪方式,其中烧烤和石板烧与我们现今的做法已经很相似了。当我吃着烧烤、吃着铁板烧的时候,我就会想在几千年前也有一群人坐在旷野上,用石板、柴火烧着打来的猎物,填饱肚子、享受美食,他们那时的心情如何,是否如我现在一般拥有一种满足感。

还有看古人们发明的各种器具、工具,搭建的房子,生活方式,你都会去领略到我们祖先的智慧,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在看这些之前,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也许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但是看了之后,就会从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去感受到何谓中华文明,原来我们可以如此骄傲,这也是生发了一种文化自信。我觉得在科普历史知识的同时,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自信、自豪是更为重要的。这部书是做到了的。

当然,从一些细节的演变里,我们也能看到权力的争夺和演变。老百姓在那个时代穿什么、用什么,其实体现的是一种阶级和统治者的心态。从衣食住行这些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里,可以去观照到那时的政策制度。这套书很好地把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运用到了讲述宏大的历史中。

正如北大历史系张帆教授所言,文明不仅仅是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文物,更是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这也是我们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因为传承!

诚意推荐此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