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长期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征求意见稿)》,拟全面规范寿险产品信息披露。比如:
●费率表、现金价值表、产品说明书等产品信息需要全公开
●分红、万能保险的利率演示由原来主流的高中低三档(能画大饼),减为两档(不能画大饼)
来源:《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节选
来源:《长期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征求意见稿)》
说白了,就是不准险企在产品透明度上再浑水摸鱼了。那么目前保险公司做的怎么样呢?通过这期不完全调查,可能有个出乎你我的意料结果……
01
“透明度”的意义
老百姓买保险,最直接的接触载体,先是通过保险营销员看到保险公司统一印发的“产品彩页”和软件系统做出来的“计划书/建议书”,然后是保险条款和费率表,接着是投保书和保单。通常,保险条款和费率表,很少会留给消费者,内里究竟是个啥,只有拿到保单后,才能看到完整的文本。
保险是非实物的金融商品之一,其透明度,不仅体现在销售人员的嘴巴上,也体现在保险公司的官方平台上,是否如实、完整地向消费者告知:您买的到底是个啥,事关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保险条款、说明材料比较容易获得。班主任老师银保监会也要求各保险公司公示、披露自己的保险产品和一系列相关信息,以强化“透明度”。
在“透明度”——即尊重消费者知情权方面,保险公司这些调皮孩子们,做得好不好呢?
02
研究一下
作为偶尔客串一下数学课的体育老师,我们研究了一下保险公司的产品透明度,基本结论是:保险产品透明度这事儿,保险公司们做得不咋地!优等生太少,多数相当糟糕!
有人会说“那么专业的东西,公示了也看不懂”。说这话,是态度出了问题:一是不管消费者是否看得懂,你都有义务公示出来;二是,既然知道消费者看不懂,你为什么不花点儿时间和精力,弄个浅显易懂的东西出来呢?骨子里,还是不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不知道这事儿算不算监管的KPI。如果是的话,监管可能会比较难堪,有些保险公司会非常尴尬。也会有保险公司们为了面子,会立马补救,要求产品、IT、网站管理等部门加班加点儿,马上补上这个漏洞。
为了减少结论偏差,先介绍一下研究方法:
遍访89家人身险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