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www.xxzywj.com/m/
来源:法治周末
原标题:被罚的养乐多关联公司为何敢宣传益生菌可防新冠病毒
“这一事件表明,公司旗下子公司在产品宣传上缺乏严格的审核,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
法治周末记者管依萌
“此事在被消费者举报后,公司立即设法回收这批宣传彩页,但是误导影响已经造成,我们对此深感愧疚。”
近日,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乐多)关联公司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力多)因宣传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等被罚45万元,养乐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事件表明,公司旗下子公司在产品宣传上缺乏严格的审核,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并诚恳道歉。”
“内忧外患”的养乐多
信用中国网站显示:“当事人在我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尚未结束之前,宣传‘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并引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为依据,极易增加消费者对其养乐多乳酸菌产品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进行了处罚。
为何选择此种宣传方式?养乐多相关负责人透露,年4月,益力多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看到关于“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的文字,以及一些媒体关于益生菌在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中的作用报道后,在上海浦东某超市印发了带有“国家首次发文证实,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内容的宣传彩页。
养乐多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产品单一的养乐多,正在面临着增长压力和竞争对手追赶的“内忧外患”。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至今年8月,养乐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16.2%;渗透率下降了3.4%,均价下降0.7%,全年均购物篮下降14.9%。
《-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指出,截至年年底,国内益生菌行业的总资产约为亿元,较年年末上涨了3.48%。且近5年来,我国益生菌产业每年以高于15%的增速快速发展。其中70%以上应用于乳品工业,乳制品成为益生菌的最佳载体。
面对蓝海,伊利、蒙牛、味全等皆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益生菌饮料,且单价都相对较低。
业内人士认为,产品单一、销售渠道老化是养乐多当下面对的主要问题。自创立以来,养乐多始终执行“大单品”策略,原味乳酸菌产品的经典“小红瓶”包装数十年不曾改变。直到年中国大陆才引入养乐多低糖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养乐多作为一家日本乳酸菌企业,在中国这么多年,它享受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红利。而这几年,随着国货的崛起,以及乳酸菌这个赛道越来越拥挤,这对于养乐多来说就有了危机感,如何把自己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是养乐多要面对的。
商品质量应放在首位
9月7日晚间,养乐多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公司旗下子公司在产品宣传上缺乏严格的审核,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对此深表歉意并诚恳道歉。
但网友对此似乎并不是很买账。有网友直言,“这种宣传过分了”。
朱丹蓬表示,养乐多此次事件中的问题是存在无证宣传,因为养乐多乳酸菌饮料不属于健字号产品,在宣传产品时宣称对新冠病毒防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宣传涉嫌误导、欺诈消费者,因此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主管部门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进行的处罚,该处罚没有认定宣传内容的虚假,但是认定其宣传内容误导消费者。”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艳玲指出。
近年来,随着乳饮种类的增加,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经营者为扩大商品知名度、提高销售量,会投入大量成本进行宣传、推广,包括广告宣传、赞助综艺节目等方式。李艳玲表示,乳饮行业今年的违规营销问题突出,虽然直接进行虚假宣传的情形很少,但引人误解的宣传案例较多,如:元气森林乳茶“0糖”事件。另外一些不当营销行为也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青春有你3》引发的倒牛奶事件。
“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乳饮行业经营者应该将商品质量放在首位,避免虚假营销、不当营销行为,珍视商业信誉,珍视消费者权益。”李艳玲说。
“公司管理层和涉事单位在内部作了深刻的检讨,对旗下子公司及自身内部宣传内容审核过程进行了全面审查,完善了审核机制,同时组织各相关部门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被处罚后,养乐多采取了相关措施。
《全球益生菌产学研发展动向白皮书》指出,年全球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为亿美元,年可达到亿美元,年将超过亿美元。
面对如此快速发展但竞争激烈的益生菌市场,“我们会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继续以生产高质量产品为己任,保障安全安心的生产体系,重视消费者权益,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肩负起属于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为中国的益生菌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养乐多负责人表示,“也真诚欢迎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我们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