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龙多举措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优美的城市风景、街道干净整洁、文明交通蔚然成风、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行走在曲靖市马龙区,文明给这座绿色生态宜居之城增添活力、引力和魅力。

自曲靖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以来,马龙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利民、惠民原则,主动作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让这座美丽而文明的城市更具魅力。

马龙区多举措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这里不可以摆摊,请马上把这些东西撤走。""这个地方不能停车,请开走。""请你把这些东西收到店铺里,这里不可以摆放杂物。"……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中,该区持续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的原则,积极引导流动摊贩将售卖物品迁至农贸市场内进行规范经营,劝导店主参与环卫管理工作,不要在店铺门前摆放物品,店铺门前干净整洁。坚持每天督查,当天整改,落实执法与管理联动工作,不间断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加强各类经营场所管理,实行全覆盖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进一步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同时,从严查处住宅小区内违规排污、乱搭乱建、毁绿种菜、违规装修、侵占公共空间等违法违规行为及物业服务企业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路面清扫保洁、建筑垃圾处置、生活垃圾处理、公厕管理等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

马龙区多举措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该区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通过专项整治、规划道路交通标志、加大教育引导力度等,积极构建文明和谐交通环境,由于时间长,道路交通标线和斑马线就会褪色,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区道路交通标识、标牌、标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该区定期全面排查,并组织专业划线人员逐路对道路交通标线和斑马线进行施划修复,确保标识标线规范、美化、醒目。进一步完善十字路口、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门前路段警示、提示标志和减速设施的设置,交警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交通知识培训和公益宣传活动,组织民警深入学校、企业等,通过发放宣传彩页、上交通安全课等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交通知识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市民创建文明和谐的交通意识。同时,常态化开展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严查酒驾、醉驾、超载超员、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货车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多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并在直播平台同步开展现场执法直播,严厉查处的酒驾醉驾违法嫌疑人,全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马龙区多举措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老旧小区换新颜,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该区以民生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新变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该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着力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良、优质的生活环境。组织网格员、包保单位通过宣传栏、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将公共环境文明、出行文明等文明行为规范宣传给居民,倡导居民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对小区内老旧破损的路面、管线、墙面、绿化带、宣传橱窗、垃圾箱、路灯、楼道灯、消防设施、健身器材、无障碍设施、窨井盖、各类标识标牌、停车棚、停车位标线等设施进行全面修复更新,增强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感。督促各小区物业公司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有效治理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僵尸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清理整治小区内墙面"牛皮癣"、乱拉电瓶车充电线、楼道乱堆杂物、高空悬物、乱搭乱建、乱养乱种等不文明行为。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94亿元,共计改造老旧小区个,惠及群众余户。同时,加强"城市病"治理,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垃圾清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专项整治行动。

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中,马龙区构建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实行文明城市常态管理考核测评,定期召开全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调度会议,对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区累计发动支志愿服务队和5支便民服务小分队5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次,服务时长余万小时,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云南网通讯员尹路仓摄影报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