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睢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宣传教育成效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海峰通讯员安现御

7月16日,家住商丘市睢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商桐社区五里阁村的左跃坤、张落德两位老人,便早早准备好了锄头和铲子,随社区的工作人员一道,参加清理辖区康林河沿岸的杂草与生活垃圾行动。7月的天气异常炎热,一会儿的功夫两位60多岁的老人便汗流浃背,当我们问及累不累时,左跃坤老人乐呵呵的说:“咋不累嘞?但是为了商丘市的两城联创,为了我们居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坚持干了两年啦!你看看!路也平整了,村里村外多干净。咱不能光享别人的福,自己也得出点力,为社会做点贡献不是?”老人甩了一把脸上的汗,继续用铲子清除河岸路边的杂草。

时下,在商丘市睢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像左跃坤、张落德这样主动加入商丘市“两城联创”工作队伍的居民,已经相当普遍且日益增多,他们或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一起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或自愿参加公益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或积极配合整治“飞线”和进行垃圾分类投放问题,切实形成了创建为了人人,人人参与创建的有利局面,不但减轻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而且为“创建”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从而保障“两城联创”工作快速向纵深挺进,有序向精细化发展。

谈及广大居民对“两城联创”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态度和认识的巨大变化。文化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孙海涛深有感触地说:“在“两城联创”开展初期,由于居民对该项工作意义的认识、理解不够到位,普遍存在态度消极,参与度不高的现象,特别是触及到个人的一点小利益时,居民所表现的不满情绪与反对意见时有发生,有的居民还把投诉电话打到市、区有关部门,“创建”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基本上处于,党员干部在干,居民在看的尴尬局面。为了彻底扭转被动局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务必让广大居民明白“创建”是干什么的?“创建”是为了谁的根本问题?”

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文化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确保让“两城联创”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了提高广大居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增强广大居民对“创建”工作积极性。从而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努力营造全体动员,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首先该办事处党工委以党建为统领,完善组织体系,成立区域性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构建“小区(片区—楼栋—单元)”三级自治体系,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模范带头和旗帜引导作用。让居民学习有标准,“创建”有榜样;二是利用传统宣传模式,在小区和街道宣传栏张贴宣传彩页,发放宣传册、口袋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居民普及“创建”知识;利用车载音响在辖区循环播放“创建”政策;并积极动员、合理利用临街门面商户的电子屏幕,打印宣传标语。全方位、立体化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利用现在通讯,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业主群,及时发布商丘市、区有关“两城联创”的政策和要求,并结合社区超市,定期开展有奖问答活动,居民可以凭答题积分,到社区超市兑换相应的日常生活用品;四是开展面对面,心贴心走访活动,办事处党工委要求全体工作人员,采取错时工作法,利用辖区居民下班在家时间走访入户,宣讲“创建”知识,征求“创建”意见或建议,激发广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五是充分发挥“五老”新优势,并以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五老”的威望优势,积极配合搭建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平台;发挥“五老”的亲情优势,开展贫困救助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发挥“五老”的经验优势,开展社区家长学校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六是定期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者活动,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四点半课堂、儿童之家场所,组织教育辖区孩子们爱护环境,做新时代文明好少年。并精心制作垃圾桶和各类代表垃圾的小模块向他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结束后,还给他们颁发“小小卫生监督员”的荣誉证书,旨在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促进整个社会目的。

自“两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睢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不断总结对广大居民的宣传教育经验,利用多种载体,组织多种形式,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宣传成效,极大提高了广大居民参与“两城联创”的积极性、主动性,初步形成了党群齐发力,全民共“创建”的良好局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