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外的独立音乐媒体,大家可能脑子里马上想到了Pitchfork、NME、RollingStone...这些“臭名昭著”的乐评媒体,也可能想到了KEXP、NPRMusic这些通过邀请音乐人做livesession来推广音乐的视频媒体,不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对象不是他们,而是一家更符合你对“独立音乐媒体的想象”的独立音乐自媒体。年12月,刚刚相识并陷入热恋的Mark和Wendy没有想到他们能在一年后发行了自己DIY的第一份音乐杂志《UnderTheRadar》,也没能想到这份杂志一办就是二十年。是什么动机让没有任何出版经验的他们决定办一份自己的音乐杂志?对于Mark来说,他的愿望是采访自己喜爱的独立音乐艺术家,而对于以摄影师为职业的Wendy而言,她的愿望是为自己喜爱的音乐人拍摄照片。当这两个愿望被摆在一起时,出现了一份共同的解决方案——那是在数字音乐与iPod冲击实体音乐的前夕,纸媒依然兴盛的年代——“干脆我们创办一份自己的音乐杂志吧!”于是在年12月,洛杉矶一些唱片店的货架、livehouse的吧台上出现了第一期《UnderTheRadar》——显然当时Mark与Wendy没有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第一期杂志也是全黑白印刷、纸张质量较差,仅印刷了一千份。“第一步总是困难重重”,好在Mark与Wendy对独立音乐的热情没这么容易降温,在一番研究以及朋友的帮助之后,《UnderTheRadar》的发行开始走上正轨:第二期杂志找到了合适的发行商,联系到了TowerRecords(源自美国的跨国连锁唱片行);第三期《UnderTheRadar》开始有彩页印刷,并实现了全美范围的发行。第一期杂志的封面艺术家是Grandaddy随着时间的推移,《UnderTheRadar》的发行量不断增加,杂志里写作、摄影、排版和纸张的质量也越来越好。过去二十年里,Mark、Wendy以及杂志的其他编辑与大量的独立音乐人/乐队进行了“近距离接触”,采访了许多年轻的、新兴的艺术家——其中有好一部分成为了现今独立音乐圈“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在《UnderTheRadar》二十周年纪念刊里,Mark写到,
“如果我可以回到二十年前,改变有关《UnderTheRadar》的一件事,那可能就是它的名字。有些人会抱怨我们不去报道那些‘完全地下的’音乐艺术家(符合‘UnderTheRadar’的原始语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很少写一些像TaylorSwitf这样的主流明星的内容,同时也是因为我们在采访来自独立厂牌的艺术家:以大多数标准来看,这些艺术家仍然相当远离主流,但却为独立乐迷熟知。”
“我们对音乐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