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巡查。 睢环宇 摄
中新网银川3月18日电(记者李佩珊)3月正值春耕时节,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燕鸽村亩田间,燕鸽村党支部书记杨立刚和大新镇国土办主任赵泽辉,仔细巡查春耕播种情况。
“这片地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几年前,为了吸引一些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里将村民耕地流转搞了个文旅项目,把小桥、小木屋、观景长廊建在了田地里。旅游搞上去了,但田地也被‘糟蹋’了。”杨立刚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规范使用耕地的思想狭隘,合法合规占用土地意识不强,并没有意识到发展思路已经违规占用了耕地。
看到各地发展遇到的同类问题,兴庆区开始实施耕地保护网格化“田长制”,还创新开发“田长制”APP,各级田长可通过App管理平台实现对耕地的巡查、核查、监测任务下发及监管。在App上,田长还可对乱占耕地和耕地抛荒情况及时拍照上传举证。
工作人员线上处理被举报的耕地问题。 睢环宇摄
当上田长的杨立刚除了日常巡查,还多次参加培训,在发现村里的做法属于违规改变耕地用途后,他动员党员干部拆除了文旅设施,改变用途的耕地恢复耕种。“能守好耕地的红线,留住绿水青山,少点受益也值得。”杨立刚说道。
杨立刚认为,“田长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及时对违法占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以前耕地面积大监管人员少,有的地方巡查不到,时常有占用耕地的违法行为。推行‘田长制’后,由熟悉情况的基层田长在巡视中发现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能及时制止并拍照上报,切切实实当起了耕地的‘监护人’。”他说。
据悉,作为耕地的“守护者”,兴庆区设立四级田长共计余名,里面既有区长、镇长,也有最基层的村队长,让每块耕地都有了“监护人”。
“为了避免乱占耕地,我们还要走访入户进行宣传,让村民懂政策、晓地情,了解保护耕地的重要性。”杨立刚告诉记者,村上通过张贴耕地保护“八不准”宣传彩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