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深度专栏相当于一篇“科普”,羽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图画书(也就是绘本)的组成部分。
我们以绘本《谢谢您,阿嬷》来举例。
大家可以通过羽佳录制的视频来快速了解今天的内容:
视频时长约为6分钟:
05:51不方便看视频的请看下面的图文详情:
一本绘本是由哪些部分来组成的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腰封
我们上图的书上有一个蓝色的小条,这个相当于“腰封”,也叫腰条。
大部分腰封都是横版的,这本书可能是为了保留封面图的完整性,就把腰封做成了竖版,放在了书封的右侧。
△《小学霸的一天》腰封就在最常见的位置。
而有些腰封也会放在左边。
△《路边花》的腰封在左边。
腰封的存在,是为了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快速了解一本书而产生的。
所以腰封上会写上一本书的卖点,比如获奖情况等。
现在很多书喜欢找一些名人来推荐,把大V们的名字写在腰封上。
但羽佳觉得,腰封是个有点浮躁的东西,也没什么收藏价值,买回来拆完可以直接丢掉了。
有些绘本的腰封为了吸引父母,会写一些可能并不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
比如黄春明老师的撕画绘本《爱吃糖的皇帝》,讲的是屈原、皇帝和靳尚的故事,还顺便讲了端午节的由来。
而腰封上写的是:教孩子拒绝“甜蜜诱惑”,学会判断是非对错。
绘本的内容究竟怎么样,腰封只能做个很小的参考。
封面
封面会决定人们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可以说,对所有绘本来说,封面都非常重要。
有的绘本封面图,来自内文中的一副最具代表性的图画。
《外公的旅程》的封面就选用了一副内页图,是外公第一次离家踏上旅程的样子。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会单独绘制一幅封面。
绘本《花婆婆》的封面就是作者芭芭拉·库妮另外单独绘制的。
还有不少绘本将封面和封底展开,会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绘本《家园》,通过一扇窗户外面的景色变化,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也为我们展示了在每个人的努力下,环境变好的可能。
这本绘本的封面和封底展开,会发现是一个完整的社区的图画。
封面的是右半个社区,还没有绿化,看上去拥挤压抑;而封底的左半边社区由于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看上去宜居多了。
封面的必要组成有:书名、作者名(文字作者和图画作者),翻译作品要有译者名,还要有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名。
获奖绘本还会带一个获奖标识,《谢谢您,阿嬷》是年凯迪克银奖的获奖作品,封面上就带了一个银奖的标。
如果是金奖作品就会带个金色的标识。
《等爸爸回家》是年凯特·格林威奖的获奖作品,封面上就有一个金奖的标识。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两个圆形的金标,下面的是金奖标,上面的另一个金色的标是国内引进的出版公司的logo。)
我们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建议首先讨论一下封面,读一下书名和作者。具体如何讲绘本,请参考羽佳的另一篇文章:亲子阅读该怎么做?读这一篇就够了
护封
护封相当于一本书的“外套”。
护封的出现最初是为了保护封面。但后来慢慢取代了封面的地位,重要信息都印刷在护封上,内封面反而变得特别简单。
△《谢谢您,阿嬷!》的内封面
现在的精装绘本越来越喜欢做护封,似乎这样显得更高端。
但羽佳觉得,童书其实不太适合护封的设计,因为阅读时真的不方便。
有人会用胶带把护封粘在封面上,以免翻阅的时候容易掉。
但羽佳不希望胶带把书粘坏,所以每次都是把护封拿掉,单独收纳,等到孩子不常读之后,再把护封套上,放入书架。
给大家看看单独的护封展开的样子:
勒口
护封折过来的部分叫做“勒口”,一本书会有前、后勒口。
勒口上也会印刷一些信息,比如作者介绍,内容介绍等。
勒口适合精装书也适合平装书,能保护封面,防止卷边。
环衬
与内封连在一起的页面叫做“环衬页”,一本书会有前、后两个环衬页。
环衬是精装绘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本的设计也不太一样。
有的仅仅是空白页或没有任何内容的彩页。
《海底的秘密》环衬看起来什么也没有,但其实这是沙滩的颜色,仔细看还能看到沙粒呢!(照片有色差。)
有的带有装饰性的花纹、图案。
《,到动物园》的环衬是不同颜色的1-10的数字。
《小蜡笔大罢工》的环衬页上全是五颜六色的蜡笔。
有的是装饰性的图画。
《三只山羊嘎啦嘎》的环衬页是一幅“山水图”,好多山羊在其中奔跑、跳跃、吃草……
简单的线条,几笔就勾勒出不同山羊的生动形态。
有的会在装饰的基础上,提示作品的内容。
《后来呢,后来怎么了》的前环衬,是爷爷在写《死后会怎么样》这本笔记的场景。
他决定要记这本笔记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期待,但是他没有马上动笔,而是开始了思索。
当他开始动笔的时候是开心的,在这之后,他可能每天都要更新笔记,有时候他吃东西,有时在冥想,有时睡着了,有时抠鼻子……
当然,他也有不那么开心和大哭的时候,最后,他终于把笔记完成了,他双手捧起笔记本,既心满意足,又郑重其事……
当整个故事结束,后环衬上还是一组小图,都是“我”的日常片段:玩游戏,思考,记笔记,看电视,上厕所……
爷爷去世后的时光,“我”显得有点孤单,但爷爷的笔记,确实在“我”心里种下了不一样的种子。
最后一幅小图,“我”在后面紧紧抱住了正在刷碗的妈妈。
或许那正是“我”通过爷爷,感知到了某些重要的东西,那个重要的东西,叫做“珍惜”。
有的环衬会包含重要的情节,不读环衬就读不懂故事。
绘本《好饿的小蛇》,前环衬上的背景中,有一颗长满了苹果的果树。
后环衬上,这棵果树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树桩,而小蛇还在说:“啊——真好吃。”
原来这条“好饿的小蛇”,一口吞掉了这棵果树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如果忽略了这本书的环衬,整个故事就不完整了。
《谢谢您,阿嬷》的前后环衬是同一个街区。
前环衬有一个窗子的锅里飘出香气,飘了好远。
后环衬是整个街区夜晚的样子。
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再看环衬,会感受到整个街区浓浓的生活气息,每一个亮着灯的房间里,都住着那些可爱的人。
扉页
扉页是绘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会让整本书更有美感和艺术感。
《海底的秘密》扉页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物品,这些东西似乎都来自海底,有一些属于人类的东西,仿佛也是曾经遗失在海底的。
扉页上的信息跟封面有点像,会包含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
有的扉页设计得很简洁。
《疯狂的星期二》的扉页上,蓝色的背景像一方静谧的湖水。一朵盛开的睡莲和几片莲叶浮在水面上。
这画面如此沉静、美丽,一点都看不出“疯狂”的迹象,却也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好像在暗示我们:马上要有大事发生!
有些绘本的扉页会交待“前传”。
《古纳什小兔》的扉页上,就用几张照片的形式,回顾了翠西的爸爸妈妈结婚、生宝宝、带孩子的历程。
也会有一些绘本,从扉页开始就在讲故事了。
《奇怪的妈妈》的扉页上有一朵奇怪的“黑色烟雾”,还有人说了一句话:“哎呀呀……墨汁倒在云朵上了,这可怎么办呢?”
一场大雨就是这样开始的……
也有的绘本,连贯的情节从环衬开始,扉页继续,一直发展到内页,每一页都不能单独看。
《松鼠先生和月亮》的故事就是从环衬开始的:
一个大大的黄色奶酪从推车上滑落下来,滚落进了森林,于是才有了后面松鼠先生的爆笑故事。
《谢谢您,阿嬷!》的扉页也是故事的开始,阿嬷买了东西回来,很快就要开始煮她美味的汤啦。
正文
绘本的正文是整本书最重要的部分,羽佳每次写精读都会分析很多,今天就不展开了。
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绘本是图文并重的作品,两者不能割裂来看。
好的绘本,一定是用图片推动故事的,所以读图非常重要,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读图能力。
版权页
每一本书都会有的版权页,是羽佳很喜欢阅读的部分,里面会包含很多信息,包括书名、著译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版次、印次、开本、印张、印数、字数、出版年月、版权期、书号、定价等及其他有关说明事项。
版权页还会有编辑团队的名字,会让你了解到每一本绘本的背后,都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
导读手册
现在的绘本大部分都配有导读手册,目的在于给父母一定的阅读指导。
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讲绘本之前,认真读完导读手册,以便自己讲故事的时候更有方向。
《谢谢您,阿嬷》的导读手册有十多页,包括绘本和作者介绍,大V的书评,国内外专家、媒体和读者的评论等。
彭懿老师的摄影绘本,每一本都有很厚的导读手册,拍摄故事甚至比内文还精彩。
《姆明经典绘本系列》的导读手册是羽佳目前看到过的最长的导读。有20几页,简直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大V书评,值得反复阅读和收藏。
一般的导读手册随书附赠,也有的绘本直接将导读文章印在书后。
如果是附带的导读,夹在书中阅读不太方便,建议单独收纳。
封底
封底是一本书书皮的底,一般会有定价和条码,现在也经常能看到出版社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