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dquo中国隧道与地下

当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学会筹备成立。学会拟挂靠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共同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旨在为共同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地下空间开发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服务做贡献。

为推动我国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开发建设,“中国隧道与地下空间大会暨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学会(筹)成立大会”定于年7月在深圳召开:

一、大会主题:优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品质

二、大会概况

时间:年7月21日-22日

地点:中国·深圳

规模:人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

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特别协办: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

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中铁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中冶管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港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赫里奥(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深圳市中腾建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四、大会议题

1、城市地下空间突发灾害防控的新技术;

2、城市地下空间应对突发灾害的管理研究;

3、城市地下空间防洪防汛安全;

4、城市地下空间运营安全及应急预防;

5、人防工程在城市地下空间防灾中定位与作用;

6、城市地下空间的智慧防灾系统;

7、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体系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8、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运维与管理;

9、城市地下空间的政策、法规、信息管理;

10、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道路建运维;

11、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研究;

12、地下空间开发和工程安全防护关键技术问题;

13、地下空间建造和运维过程中的信息化新技术;

14、大型地下交通综合体明挖建造关键技术与实践;

15、铁路、公路隧道建管养新理念、新技术;

16、隧道设备研发、再制造技术;

17、水利与能源隧道的新理念、新技术;

18、隧道工程的灾害预防与管理;

19、盾构掘进新技术、新工法;

20、岩土、地基、隧道及地下结构;

21、重大、特殊工程案例实践与研究;

22、复杂基坑、基坑群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及其新进展;

23、智慧综合管廊的应用与发展;

24、综合管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5、城市更新地下空间改造、老旧城区综合管廊建设;

26、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

27、防水、防腐新技术、新产品在隧道工程与地下空间的应用。

五、专家委员会

大会名誉主席:孙钧、钱七虎

大会主席:陈湘生

1、顾问委员会(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杜彦良丁烈云邓铭江冯夏庭顾金才龚晓南郭仁忠

梁文灏李术才缪昌文孟建民聂建国钮新强任辉启施仲衡王复明谢礼立谢和平杨秀敏周丰峻郑颖人周福霖

2、学术委员会

主任:黄力平

副主任:洪开荣、龙宏德、雷升祥

秘书长:刘福义

委员:(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琪陈文常翔程海云傅思良冯晓燕郭陕云苟明中郭现钊郭小华侯文军胡鹰胡文伟洪澜韩向阳何川扈森江建雷江松李平安李新文廖凯刘树亚刘福义刘鹏飞刘继强李爱东陆建华苗禾农兴中潘明亮齐震明仇文革瞿培华孙波孙成伟史海欧宋天田唐勇谢伟谢晋水肖世雄袁栋杨少林杨发克徐玉胜徐波张中安张自太张艳平张世荣张宏伟竺维彬宗传苓钟长平赵勇赵继增朱建峰朱瑞喜曾颖雯朱雁飞

3、组织委员会

秘书长:曹玉洁

委员:(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包小华陈曦陈洲泉曹成勇邓先成邓玉才付艳斌

韩凯航林星涛李立兵李涛刘安生刘谦庞小朝

彭远胜钱锦敏沈翔孙晓辉陶俊杰王雪涛夏长青熊昊郑余朝朱旻

六、会议参展

会议期间将设立精品展示区域,展示内容主要包括隧道与城市地下工程低碳生态型设计与规划,隧道与城市地下工程优秀施工管理、施工和检测的先进设备、绿色环保材料与工艺宣传等;综合管廊新技术、新设备;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隧道与地下空间突发灾害防控新技术、新材料等。欢迎各相关单位参与。

七、参会费用

会议注册采用网上支付/汇款/银行转账或现场注册的方式,会议代表可参加会议期间的学术讨论、交流等活动。注册费含会议资料费等,会议期间住宿费用自理。

参会报名2元/人,单位3人及以上元/人,学生元/人。现场注册2元/人。专家报告、企业演讲、产品展示、资料袋广告、会刊彩页广告、易拉宝广告等参与详情请联系大会组委会秘书处。

八、联系方式:

秘书处联系人:陶俊杰

原文链接(复制网址至浏览器查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