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写生啦
部分作品
《索南才让》54x47cm年李晓林中央美术学院
《肖像系列之六》54cmx38cm年蒋智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天秤》cmXcm年韦瑜中国美术学院
《淑景媚兰》57X76cm胡艳湖北美院
《NO.2》×79cm年张放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Astray》21x31cm年苏婕云南艺术学院
《OnThatPieceofLand-17》40.2×31×2cm任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personaldaily5》纸本木炭42cmX30cm年史怡然中国美术学院
《Zhelover》17x21cm年赵青四川美术学院
《宝钢一隅》76-53cm曹炜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边缘人之十》14cmX23cm年罗奇广州美术学院
《不要离开我》93×72CM年桑茂林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巢》39x52cm年段晓刚天津美术学院
《尘埃》42cmXcm年王建伟中国美术学院
《衬布与裸女》25×17.7cm年赵宪辛天津美术学院
《城市空间》60X80cm年王小杰天津美术学院
《翠谷.知春(二)》53cmX75cm年邵蓓艳中国美术学院
《冬日的消失》54cmx72cm张莞天津美术学院
《风景——3》50Xcm年吴洁天津美术学院
《篝火》20X30cm年俞健翔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光-2》x98cm年冯且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黄姚古镇》44X33cm年罗思德广西艺术学院
《灰·氤氲》cm×cm年李勇内蒙古艺术学院
《接班儿》46x64cm年张昊鲁迅美术学院
《空间中的男人体》70x90cm年董文通西安美院
《老人头像》30cm×40cm年潘吉成天津美术学院
《零度风景-环铁》71.5cmX48cm年韩民吉中央美术学院
《罗汉堂前仙柏狂》cmXcm年曹晓阳中国美术学院
《每天都在幻想自己变成超人系列2_》60cmX80cm年邱卿云湖北美院
《面馆》90cm×cm年梁广明天津美术学院
《明仕风光》27X38.5cm年张志锋广州美术学院
《模特老钱》×79cm年徐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骑马的人》25X20cm年张伟天津美术学院
《取个什么名字呢》45X75cm年丁伟天津美术学院
《日常》77×53cm年庹光焰四川美术学院
《容》22X30cm年郑江珊广州美术学院
《三个伏尔泰》xcm年杨洋西安美院
《社焦症》数码绘画张丹妮西安美院
《涉No1》90Χcm年白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生存》54X39cm年杨健男天津美术学院
《生态仿古系列》39X54cm年邱国光鲁迅美术学院
《双人体》×76cm年张淳大宝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松花》44.3cmX59.5cm年孔千天津美术学院
《听见草原--听风》79x79cm年胡日查内蒙古艺术学院
《外滩二十九号》(局部)98X90cm年毛冬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雯雯的妈》53x77cm年莫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翁基wengji》76×cm年祝彦春中央美术学院
《乌蒙磅礴》X78cm年王建云南艺术学院
《无名》×cm年韦嘉四川美术学院
《无题》40cm×50cm年王海涛天津美术学院
《无题》x33cm年郑金岩天津美术学院
《无题》75X52cm年刘悦天津美术学院
《无题2》51.5x76.5cm年李筱谦天津美术学院
《舞台记忆》74xcm年董亚娟西安美院
《肖像》X70cm年刘慨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肖像1》90×cm年刘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小品》35×24cm年赵月儿天津美术学院
《新闻No,6》69cm×cm年曹丹湖北美院
《野草滩,秋日物语》x95cm年陈树中四川美术学院
《夜十点五十》X80cm年周立明云南艺术学院
《一个永远的恒久时刻,你在其中不停地经验着你自己》65X65cm年侯作庆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一片危机》76x51cm年余萍湖北美院
《与造型有关的面相》31x41cm年刘晶云南艺术学院
《月光》17X21cm6年马国峰鲁迅美术学院
《泽库少年》42X30cm年于小东天津美术学院
《组画1开幕2秘境3风眠4遇见5读书6水心7朗读8相对9泳者》34X34cmX9年刘沛西安美院
《作品9号》54X39cm周森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
▼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