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但会有不一样的思考,葛亮对于

文学和作家是相互促进的一对孪生关系,文学是由作家创造的,但作家其实也是由文学喂养。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形就我们现在的文学世界。

既然文学和作家有着如此亲密的关系,那他们之间必然也有着良好的互动。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必然有着自己的想法,但其实作家在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也必然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比我们普通人想的更多,更深,更有味道。那我们就可以通过作家解读文学的形式,走进文学更深入的探索之中,了解文学可以给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由作家解读的文学也别有一番风味。

葛亮,著名的作家,长篇小说有《燕食记》《北鸢》《朱雀》等等,在自己的文学创作领域,他是有目共睹的。那么他对于自己的文学又有着怎样的解读呢?对于其他的文学作品都有哪些看法呢?所以也就有了他的这样一本散文随笔记《梨与枣》,带我们走进一位作家阅读和感悟的世界。

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梨与枣》呢?“古人出书,谓付之梨枣”,因为梨木和枣木都是厚重致密的木头,是雕版刻书的上选材料。其实也预示着出书的不容易,理应对于书籍更多尊重。

那么在这样一本随笔之中,作者都给我们修理了哪些书籍呢?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虽然不多,但其实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有一些评论。他的《北鸢》,在这本书中,就专门从吃文化的角度对于这样一部作品进行了解读。

食色性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对吃极为讲究的国度来说,美食必然是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葛亮的文章之中,关于吃也占有着绝对的篇幅,当然在这本《北鸢》中,通过吃也更多的是展示“人心的虚渺,权力的制衡”,其实还是在展示作品中的人性。

这里也有更多关于吃的解读文章,解读着外国人写的《鱼翅与花椒》,解除着在文化冲撞之中吃所赋予的更深层次含义,解读着汪曾祺的《故乡的美食》,从食物的不同口味之中构建不同的人生。

其他的解读文章呢?在这本书中,作者是有分类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给我们梳理着文学中的不同方面。美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格物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礼记》之中就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作家也必然需要借用于外物来表现自己的新知,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来自于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

在这样一部作品之中,金阁寺有着典型的意义,后来的阅读者不断的去解读。而且作品之中的“南泉之猫”,也同样有着典型的意义,都为这样一部作品的立意做着贡献。

那么葛亮对于这本书中其他的解读呢?他从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又能够读出哪些深刻的内涵呢?我们读者就借助于葛亮的随笔,借助于葛亮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解读,去思考文学作品的不同方面。共读一本书,但一定会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思考。#读书#梨与枣(葛亮新书,当当专享彩页手账本,荣获“香港书奖”,一梨一枣,山水春秋,无限须弥)梨与枣(葛亮新书,当当专享彩页手账本,荣获“香港书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33.8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