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食疗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26/8890845.html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位读者的投稿,她是一位残疾妈妈。文章讲述了猫咪小呢呢陪全家人走过的十几年,生活虽艰辛清苦,但家人彼此相爱,女儿更是健康明朗,小呢呢被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它的幸运,也是全家人的幸运!(猫局按)
作者|猫咪知识局局友陈玉梅
01
女儿丫丫永远记得这一幕:小呢呢来我家时,才刚刚出月子,也刚刚断奶。它被邻居一位大妈,用一只塑料袋装着,它在里面“喵喵”着。一进屋它伸长小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和打量着。我女儿丫丫听见它的叫声,欢喜着跑出来,欢迎小呢呢的到来。
丫丫从小喜欢猫咪,因为她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的猫咪“猫大妮”,一直陪伴她长大。猫大妮活到十九岁,在外婆去世不久,它也跟随而去。猫大妮去世时,丫丫才十七岁,也就是说,猫大妮比丫丫大两岁。
丫丫小时候在外婆家,是开心而愉快的,有猫大妮陪伴左右。回到自己家里,除了学习、写作业,就是学习和写作业。再加上身体残疾的妈妈,我在床上因病痛呻吟,的确很郁闷。我心疼丫丫,恳求邻居给我们弄一只猫咪来,于是就有了呢呢加入我们家。
图源:网络
丫丫当即将自己不舍得喝的牛奶,倒进小碟子里,呢呢伸出小舌头啪叽啪叽地喝起来。丫丫说,“这个小东西饿坏了呀!”喝完牛奶的呢呢,跳进丫丫怀抱,还用头来回蹭着丫丫。丫丫高兴地喊起来,“它一定是把我当妈妈了呀,它就是我的孩子了,我要给它取名字。”
晚饭后,丫丫召集爸爸妈妈,开家庭会议,讨论给猫咪取名的事儿。颇有文采的丫丫,这样分析和解释着,“我想给它取名叫呢呢,这个呢字读音和你是相同的,而你又是第二人称,我是第一人称的姐姐,它是第二人称的弟弟。再说叫呢呢,和它发出的叫声很相似,呢呢,非它莫属,我的宝贝就叫呢呢了。”
我和丫丫爸爸齐声叫好,大声夸赞,全家人统一意见、笑声融融。我们为丫丫又有伴儿了,而感到欣慰,又为丫丫给呢呢取名的精彩而激动。这种激动和兴奋,在我们这样的残疾人家庭,以及低保户家庭,是难能可贵的。身为残疾妈妈的女儿丫丫,以及低保户的孩子,她是压抑和隐忍的。
除了孩子的健康是第一,快乐阳光也是同等的重要。独生子女的她被同意收养猫咪,是她快乐的第一步。从此,丫丫从外婆家里回来,她不再是落寞和孤独的。当她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呢呢如弓箭出弦,窜到门口;当丫丫的钥匙,还哗啦哗啦在锁眼转动,呢呢早已扒着门上蹿下跳了。
丫丫一进屋,呢呢撒娇地求姐姐抱抱、举高高。丫丫书包还没放下,走路走得满头是汗,顾不得擦,就去抱抱和举高高了。呢呢一副终于见到姐姐的样子,煞是满足和陶醉,在姐姐身上呼噜呼噜地,悄悄地“说着心里话”。她俩像旧别的亲人,每天相见,都有这样的仪式感。
呢呢走进丫丫生活那年,她读小学三年级,九岁的她觉得自己很幸福。在外婆家有猫大妮,在自己家有呢呢,呢呢是一只浑身白毛,头顶上黑色花纹,明显是一条小鱼的样子。两只眼睛在阳光下,呈淡黄色,瞳孔一条缝;而在黑夜里,是那种贼亮贼亮的,闪着幽暗的绿光。这绿光在丫丫看来,如同晶莹的宝石一般,伴着小小的她安然入梦。
02
我是肢体一级残疾人,不能站立和行走,依靠轮椅代步。妈妈的残疾和无能为力,给丫丫带来牵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从小不得不学会做家务,洗衣做饭、买菜买粮,哪一样也离不开她。呢呢来我们家了,看似又给我们增添不少麻烦,实则都是丫丫在照顾它。
明白妈妈身体严重残疾,不能工作没有收入,丫丫很早学会节俭过日子。孩子不仅不乱花一分钱,还能省则省,真的很难为她。现在呢呢来了,小猫咪无腥不欢,小鱼虾等海鲜什么的,它一定喜欢。然而这些东西不便宜,家里人都捞不着吃,怎能给它吃呢?
丫丫是个善良的女孩,不给它吃吧又不忍心,给它吃吧又心疼钱。这叫她左右为难,也让她颇费脑筋,想方设法做到既省钱,又能让呢呢喜欢吃。思来想去,她最后通过反复琢磨和验证,终于拍板,就用碎虾皮拌馒头,做呢呢的主食。买碎虾皮很便宜,赶早市的话,几块钱一大包。
丫丫给呢呢采取的教育方式,是柔言细语地和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它好像都听懂了。我问丫丫和它说的什么,她说我告诉它,我们家条件不好,不能任性和挑食。丫丫看到它居然点头了,“真是一个乖孩子!”我们母女抚摸并赞美它。它仰着小脸,喵喵地看着我们,舔舔我们的手。
图源:网络
呢呢不挑食不偏食,莫非丫丫的话它记住了?家里有一次没有什么吃的,丫丫爸爸加班,丫丫放学回来晚了,赶紧做晚饭。仅有一点干的地瓜和南瓜,丫丫蒸地瓜,炒南瓜稍稍加一点虾皮。原以为呢呢肯定不吃的,谁想到饿急的它,还狼吞虎咽起来,我们既高兴又心疼。
有时,丫丫去外婆家,看到猫大妮吃剩下的饭,便带回来给呢呢吃。谁知呢呢闻闻味,抬腿就走一口不吃,那食里可有鱼虾呀。丫丫老在想,呢呢为什么不吃呢,它肚里是缺食的。后来,她想是不是呢呢心高气傲,不吃“嗟来之食”?又一想,它哪里有那么高的觉悟,但她还是愿意这样想。丫丫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写下《穷人家猫咪也懂事》,后来在少儿作文比赛中获奖。
关于吃,呢呢还出过一个大笑话,一次家里来客人,丫丫爸爸买猪头肉待客。刚刚将猪头肉袋子放桌上,呢呢发现后跳上去,拖住袋子钻床底了。丫丫好不容易将它哄出来,馋得它,在地上团团转。肉切好装盘端上来,客人刚吃一口,呢呢看见后,跳到人家肩上,伸长嘴巴要吃人家嘴里的。
客人落泪了,知道我们过得清苦,连肉都吃不上。后来给我家很多的资助,同时又有更多的亲朋好友,帮助我们一家,使我们在困难时,感受亲情和爱心。丫丫又写下《我家猫猫吃肉故事》丫丫和呢呢有写不完的故事,字里行间练笔又成长。
03
因为我常常因病住院,家里留下丫丫一人,很担心。丫丫总说,“没事,我有呢呢作伴呢!”我看得明白,自从丫丫有呢呢这个小伙伴,她的孤独感越来越少。我们这个特殊的家庭,以及一个残疾妈妈,她是受歧视和被孤立的。丫丫几乎是孤零零,一个人独来独往,像落单的雁。
丫丫的情景,我很是心疼和难受,直到她将呢呢揽入怀中,脸上有笑容了。他俩形影不离,丫丫恨不得上学都带着它,她教会呢呢喊“丫……丫……丫丫呀”,更亲它胜过自己了。丫丫学它嗲嗲的声音,回应这它,“谢谢你……呢呢呀!”呢呢和丫丫一样,也是一个胆小的孩子,
有一次丫丫爸爸下夜班回来了。那时,家里没有开灯,他在黑暗里突兀地进来。呢呢立刻炸毛了,它在黑暗里弓着身体,咝咝地对他吼着,一副拼命的架势。丫丫听到声音,光着脚丫子从床上下来,抱住呢呢抚摸安慰。呢呢在她怀里安静下来,相拥入眠,一定一夜好梦。
有几次丫丫带呢呢,去外婆家,呢呢和猫大妮见面了。两只一大一小的猫咪,互不相容互不相让,隔着一只门板,呢呢又咝咝吼起来。猫大妮差点从门缝里钻出来,丫丫眼疾手快抱起呢呢,躲开猫大妮。之后,外婆抱着猫大妮,丫丫抱着呢呢,两个猫咪在各自的主人怀里,瞪大挑衅的眼睛。
丫丫和外婆探讨,如何让两只猫咪团结和谐,外婆说最好的办法,让它们成为夫妻。丫丫不干了,“呢呢是我的爱、我的宝贝,我不能让出它。”她的话将外公外婆都逗笑了,外婆也将丫丫和呢呢的故事,说给她的老姐妹们听。
在我们一次重新审理低保时,有人提出我们家养猫,有宠物是不符合办理条件的。当然也有人直指我们家呢呢,丫丫到社区据理力争,她首先认定呢呢不是宠物。呢呢是我们这个特殊家庭的“家庭成员”,是不可分割的一员,呢呢根本享受不到宠物的待遇。于是,丫丫写有关呢呢的故事,竟然成为呢呢不是宠物的“证据”。我们家在丫丫的争取下,没有被取消低保待遇,依靠低保再次度过难关。最后,在呢呢来我家的第三年,它走失了,至今未归,丫丫始终想念它,也想找回它。
前不久,丫丫写的原标题为《我家四代与那只猫》被上海澎湃新闻麾下的“湃客工坊”首发,题目是《一只猫,改变我家四代挣扎在漩涡里的人生》,阅读量、点赞量很高,好评如潮。据说不久青年文摘彩页版,也将转载,已经得到丫丫授权。关于她和呢呢的故事,因为工作忙,授权给妈妈来写。等以后她会写它和呢呢的“长篇巨著”。
妈妈的我,最大的心愿,是丫丫写出人和动物暖心的作品,成为一个好作家。
11岁的丫丫和小呢呢(图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