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埇桥区在全面总结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工作举措,精心谋划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起好步、开好局,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认真总结部署,致力提升工作质效。扎实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绩效自评工作,全面总结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效,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整改为契机,探索工作新模式,制定便民利民新举措,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确保年法律援助各项工作协调稳定有序运行。
创新法援宣传,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以《法律援助法》实施为契机,抓好抓实《法律援助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定期走进宿州市电视台制作《与法同行》专题节目,解读《法律援助法》,与群众进行实时互动,现场连麦“解疑答惑”;组织公益律师常态化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普法宣传活动,法律援助工作人员通过讲座的形式对《法律援助法》中规定的援助对象、援助事项、所需材料等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并为群众发放《法律援助法》宣传彩页、解答法律疑问,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法》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
整合多方资源,编织法援服务网格。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通过已建成的5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个法律援助村(居)联系点打造覆盖全区的便民服务圈,让群众就近“享受”法律服务;通过召开刑事法律援助联席会议、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站调研等,加强与宿州市看守所、区检察院、区法院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推进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和值班律师工作,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升对妇女、未成年人、退役军人及军人军属的援助力度和服务水平;依托乡村法律顾问单位,组织援助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和《法律援助法》宣传工作,对有法律援助需求且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推进智慧法援,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行“线上办”、“网上办”模式,宣传推广通过“安徽法网”线上渠道申请法律援助、咨询法律问题,并指派专人负责“安徽法网”解答咨询、援助申请审核工作,让群众以免费购买的方式,获得便捷高效的网店式法律服务。下一步埇桥区将开设智慧“法律超市”,引入人工智能多功能法律服务自助机,设置机器人“零秒”快速应答服务,通过人机对话方式,为办事群众解答各方面的法律问题,并提供查询赔偿、法律流程、查询法律法规、免费法律文书模板打印、在线申请法律援助等方便实用的“一站式”法律服务项目。
深化便民举措,提升群众满意程度。对农民工、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群体维权的案件,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材料或缺少的材料给予一次性告知;实行“容缺受理”,即对于非主要材料存在缺陷或瑕疵的,先予以受理,后补办材料;实行“延迟服务”,确保每位群众来访来电事项当天办理完毕,认真服务群众“每分钟”;实行经济困难“承诺制”,对符合条件的受援人免开经济困难证明,当即受理申请,不让群众多跑路、白跑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370.html